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枝繁叶茂!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我喜欢绿色,她是希望,她是环保,愿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地球永远郁郁葱葱!

 
 
 

日志

 
 

筷子的礼仪和健康  

2008-03-21 02:15:56|  分类: 营养保健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中国人使用筷子,在人类文明史上是一桩值得骄傲和推祟的科学发明。李政道论证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种族时说:“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发明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高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且不怕高热,不怕寒冻,真是高明极了”。

  比较起来,西方人大概到16世纪、17世纪才发明了刀叉,但刀叉哪能跟筷子相比呢?”日本的学者曾测定,人在用筷子夹食物时,有80多个关节和50条肌肉在运动,并且与脑神经有关。因此,用筷子吃饭使人手巧,可以训练大脑使之灵活,外国人对这两根神奇的棍状物能施展出夹、挑、舀、撅等功能钦羡不已,并以自己能使用它进食而感到高兴。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对使用筷子也形成了一些礼仪上的忌讳:

  一忌敲筷。即在等待就餐时,不能坐在餐边,一手拿一根筷子随意敲打,或用筷子敲打碗盏或茶杯。

  二忌掷筷。在餐前发放筷子时,要把筷子一双双理顺,然后轻轻地放在每个人的餐桌前;距较远时,可以请人递过去,不能随手掷在桌上。

  三忌叉筷。筷子不能一横一竖交叉摆放,不能一根是大头,一根是小头。筷子要摆放在碗的旁边,不能搁在碗上。

  四忌插筷。在用餐中途因故需暂时离开时,要把筷子轻轻搁在桌子上或餐碟边,不能插在饭碗里。

  五忌挥筷。在夹菜时,不能把筷子在菜盘里挥来挥去,上下乱翻,遇到别人也来夹菜时,要有意避让,谨防“筷子打架”。

  六忌舞筷。在说话时,不要把筷子当作刀具,在餐桌上乱舞;也不要在请别人用菜时,把筷子戳到别人面前,这样做是失礼的。

  筷子应该说是中国人的一大特点,很多西方人认识中国文化是从筷子开始的。而中国人一般从出生开始就与筷子结下了终生之缘,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筷子与健康的关系?又有多少人知道怎样选择最适宜的筷子和怎样正确使用筷子而最有益健康?

  研究发现许多病菌都可以通过筷子传染,一双不干净的筷子可能带有几万甚至几十万的细菌和病毒,尤其是幽门螺旋杆菌,这种病菌能导致十二指肠疾病,胃溃疡,和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如果有胃病的人继续使用这种筷子,即使吃药,胃病也容易经常复发不易医治,而幽门螺旋杆菌也是胃癌的促成因素之一。很多胃病是通过家庭传播而得上,当家长用这样的筷子喂孩子时,孩子也会被传染,忽视对筷子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很多疾病就容易交叉传染。

  那么怎样正确地选用筷子和使用筷子才最有益健康呢。

  首先我们先从筷子的种类和特点看看:

  1。最传统的筷子是竹制筷子和普通木制筷子,这是大多数人习惯用的,而这种筷子用的时间长了,在筷子上面细小的凹槽里就可能残留许多细菌。

  2。后来出现的就是塑料筷子和油漆的木制筷子,这种筷子用的时间长了也容易磨坏而藏细菌并且又有不宜加热的毛病。

  3.近来越来越多的人改用铁木筷子,这种筷子相对以上几种筷子更不宜损坏,相对来说要卫生些,不过时间长了同样也会可能残留许多细菌。

  4.不锈钢筷子是大部分人还没有尝试用过的筷子,个人认为这是现在筷子中最卫生的筷子,由于它表面光滑,质地紧密,病菌和细菌都不容易残留,清洗消毒都很方便。以前的不锈钢筷子由于是实心的不但造价比较高,而且手感太重,一般难以推广,所以当礼品购买,而现在的不锈钢筷子是空心的,不但造价适宜,手感也轻,重量和普通筷子一样,正逐渐被人们接受。

  另外,我们再看看怎样正确使用筷子:

  1。家庭采用“分筷制”,由于饮食习惯的不同,这种方法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并不方便。

  2。定期对自家筷子进行消毒处理。无论你选用何种筷子,这种方法都很必须,以前老人们会将筷子放在开水里煮上一段时间进行消毒,现在很多家庭用上了消毒柜。

  3.如果不是不锈钢筷子最好能半年更换一次筷子,竹制筷子和普通木制筷子更换频率适当要高些。

 

筷子的礼仪和健康 - 青松不老 - 枝繁叶茂!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筷子的礼仪和健康 - 青松不老 - 枝繁叶茂!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筷子的礼仪和健康 - 青松不老 - 枝繁叶茂!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筷子的礼仪和健康 - 青松不老 - 枝繁叶茂!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评论这张
 
阅读(579)| 评论(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